6月19日,党委宣布招银理财主要负责人任免建议,吴涧兵任招银理财党委书记,建议任招银理财董事长,目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钟文岳任招银理财党委委员、副书记,建议任招银理财总裁,招银理财董事长、总裁职务任免待监管批复核准后正式发文。
简历资料显示,两位新继任者均为老招行人。拟任董事长吴涧兵毕业于人大金融研究所,1997年4月加入招行,曾任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运营中心总经理等职务,2019年加入招银理财担任监事长,是招银理财成立之初七位董事之一。
2022年11月,招银理财原总裁汪涛回归招商银行任零售信贷部总经理,吴涧兵接任总裁职务。今年3月,银保监会核准了吴涧兵招银理财董事、总裁的任职资格。
拟任总裁的钟文岳在证券和投资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早年曾先后供职于中农信公司、原申银万国证券等企业。2008年,他加入招商局集团体系,2008年11月任招行投资管理部总经理,2015年6月至今担任招商基金常务副总经理,并兼招商财富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据了解,原董事长陈一松于2021年6月获批出任招银理财董事长职位,任期已于今年5月初结束。陈一松此前为中信信托董事长。
陈一松现年54岁,曾先后任职于中信实业银行、、。2006年8月入职中信信托,历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长等职务。
招银理财于2019年11月正式开业,招商银行为主要股东,持股90%,摩根资产管理持股10%。截至去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2.67万亿元,稳居业内首位,不过较上年末的2.78万亿元减少1100亿元,同比下降3.96%。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7.86亿元,同比增长11.21%,实现净利润35.93亿元,同比增长12.18%。截至报告期末,招银理财总资产180.94亿元,净资产169.35亿元。
招商银行“踩雷”多个地产信托
抽贷背后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
近日,宋都股份被招商银行“抽贷”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因质押存单被划扣引发纠纷,招行银行被宋都股份告上了法庭。宋都股份公告称,旗下宋都房地产集团因招商银行杭州分行私自划扣3.23亿元存单而向其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其赔偿因擅自处分其存单而造成的损失2177.73万元,加上相关利息合计2177.97万元。
近年来,招商银行在房地产领域频繁“踩雷”,这也许是其在宋都控股未发生违约支付的背景下“抽贷”的原因之一。
2021年8月,招行代销的5亿元大业信托·君睿15号项目出现实质性违约,该项目的信托主体在2021年年初就已暴雷,金融负债超两千亿。
2021年11月,招行代销的“外贸信托-富荣166号恒大成都天府半岛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逾期,总规模为66亿。
2022年6月,招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代销的五矿信托鼎兴1号至15号产品在3月30日到期后均无法完成兑付,总规模超23亿元。
招商银行踩雷房地产信托产品,不仅让号称招行“第三代灵魂人物”的原行长田惠宇因“精准踩雷”落马,也让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
从财报来看,今年第一季度,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03.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98亿元。其中,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在一季度就增长了19.37亿元。
虽然一季度不良贷款率与去年末持平,但是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率却从去年末的3.99%提升至4.55%。对此,招商银行回应表示,房地产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56个百分点,主要还是受部分高负债房地产客户风险进一步释放的影响。
在招商银行2022年业绩交流会上,现任招商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朱江涛表示,今年房地产行业的不良率可能还会有所上升,但是不良生成会大幅下降。
业绩增长乏力、股价下跌
零售业务整体优势正在缩小
进入2023一季度,银行板块呈异军突起之势,迎来了爆发式的上涨。其中,、等股票增值十分喜人,的股票增长甚至开创历史新高,整个银行业显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招商银行的股价,据统计,从年初至今,招商银行股票下跌幅度达到了7.54%,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倒数,且远远跑输银行指数。
频频下跌的股价背后,是其萎靡不振的业绩表现。
2023年一季度,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06.36亿元,同比下降1.47%;净利息收入554.09亿元(占比为61.13%),同比增长1.74%;非利息净收入352.27亿元(占比为38.87%),同比下降6.13%。
从非利息收入细分来看,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两个项目的手续费及佣金增速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
2023一季度,招商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9家A股上市的股份行中排名最高,为250.79亿元;但在增速方面,则落后到了倒数第三,同比下降12.60%。
对于非利息净收入下滑的原因,招商银行也给出了解释:“主要是客户风险偏好降低,投资意愿偏弱,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所下降。”
非息收入整体的下降趋势,意味着招商银行引以为傲的零售业务遭受打击,整体优势在不断缩小。
随着各大银行逐渐对零售业务的推进,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受到了很大冲击。2020年招商银行提出“大财富管理”理念,进一步向轻型银行转型。不过,从去年开始,招商银行零售业务的压力开始显现。
2022年年报显示,招商银行2022年全年非利息净收入1265.48亿元,同比下降0.62%,而这也是招商银行自转型以来首次出现非利息收入同比下滑。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一季度,招商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39亿元,同比增长7.82%;年化后归属于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A)和年化后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分别为1.50%和18.43%,同比分别减少0.04和减少0.81个百分点。
“增利不增收”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当期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所致。对比来说,由于一季度的贷款规模增幅大于2022年同期,因此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了54.9亿元。除贷款和垫款外的其他类别业务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29亿元,同比减少105.9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也在持续下滑,收入91.10亿元,同比下降13.25%,保险、理财、基金、信托、证券代理收入全部同比下降,最高降幅达到29.8%。
频收罚单、投诉不断
合规与内控管理遭“拷问”
不仅业绩增长大有“掉队”趋势,招商银行的内控管理水平也屡遭“拷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六月招商银行在今年已经收到7张罚单,罚款数目逼近四千万元。
2023年1月,招商银行因涉及13项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5.6万元,罚款3423.5万元。
没过多久,招商银行又被披露了对违规事项的自律处分信息。作为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在其承销发行工作开展中,存在“违反公平公正原则”、“影响市场秩序”、“工作开展不规范”等4项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针对上述违规事项,招商银行被予以警告和深入的整改。
2023年2月,因流动资金贷款资金管理不尽职、对个人经营贷款管理不尽职等多项行为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155万元。
2023年3月,接连因理财销售行为不当、信贷资金违规回流借款人开立存单合计被罚60万元。
2023年4月,因贷款“三查”不尽职导致贷款被挪用被罚20万元。
2023年5月又因个人银行账户开立未备案、迟备案,未按规定开展客户身份重新识别等违规行为被罚32.6万元。其实,招行在2022下半年理财业务投诉量已居首位
2023年3月21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对2022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进入黑猫投诉】情况的进行了通报。从投诉涉及的主要业务来看,招商银行的理财业务被投诉量位居股份制银行榜首。
通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招商银行的理财业务投诉量为336件,居股份制银行之首。三季度,该行的理财业务投诉量为220件,同样居股份制银行榜首。
2022全年,招商银行理财业务总投诉量为964件,较上年增加347件,同比增长56.24%。
从半年度投诉量来看,2022下半年招商银行理财业务总投诉量为556件,较2022上半年增加148件,增幅为36.27%。较2021下半年相比,理财业务总投诉量增加228件,同比增长69.51%。
因理财业务违规近两年来多次被处罚
除了理财业务被投诉量高以外,近两年招商银行也多次因理财业务违规遭到银保监会处罚。
2021年5月,银保监会对招商银行开出7170万元的巨额罚单,直指该行涉及27项违规,其中与理财业务直接相关的有8条,包括:为同业投资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为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保本承诺,部分未按规定计提风险加权资产;理财产品之间风险隔离不到位;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不准确,实际余额超监管标准;理财资金池化运作;利用理财产品准备金调节收益等。
2022年3月,招商银行在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系统数据质量及数据报送中存在13项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处以罚款300万元,其中涉及理财业务的违规包括:EAST系统理财产品销售端与产品端数据核对不一致,以及EAST系统理财产品底层持仓余额数据存在偏差。
2022年8月,招商银行武汉分行被湖北银保监局处以罚款285万元,其中一项违规涉及理财资金违规变相用于置换土地出让金。
2023年3月15日,招商银行衢州分行存在理财销售行为不当的违法违规事实,银保监会衢州监管分局对招商银行衢州分行处以罚款30万元。
对于传统银行业而言,由于业务模式竞争激烈、创新思路有限,压力之下出于业绩诉求而放松合规管理则很容易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招商银行也不例外。而除了合规问题亟待解决,大量的客户投诉也让业内对于招商银行的管理水平提出质疑。
来源:金融欺诈与纠纷
有话要说...